广州一土PBL:高空抛物与小小新闻媒体人(干货)

2021 年 3 月 10 日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757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

题图:高空抛物项目的展示日当天,孩子们独立完成新闻播报+现场采访等展示。

作者:Cindy,广州一土戏剧老师兼四年级木棉班助教 。毕业自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本科,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戏剧教育硕士,在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有两年半英语教学经验,后从事教育戏剧的教学三年。


在广州华美一土实验班,语文和数学老师每周要上五节项目课,本班教学团队每周至少一次PBL深度集体备课,外加一学期三次外出和预先踩点。有人或许会问,一土在项目课上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的意义何在?看看这群孩子,或许你心里会有一些答案。

 

“您觉得自己作为一名普通民众,可以为减少高空抛物现象做些什么?”这是上学期项目展示日时,广州一土四年级木棉班的小土豆采访现场观众的问题。对他们来说,上学期的项目课就是他们对这个问题做出的回答。

 
01.
 入项阶段——一个铅球引发的案件…… 

 

PBL小课堂——<在美国巴克学院关于PBL的黄金标准界定中,第一条为Challenging Problem or Question 具有挑战的问题,第三条为Authenticity 真实性。显而易见,项目中的驱动问题至关重要,也是众多学校PBL教学能否真正落地的区别之一。>

 

 图片来源:https://www.pblworks.org/

 

 

那么,为什么一群四年级的孩子会关注高空抛物呢?这个问题中有哪些挑战和真实背景呢?
 
原来,在他们学习生活的校园里,经常会有饮料盒、废纸以及其他“千奇百怪”的物品从天而降,即便侥幸“逃过一劫”,也可能遭遇楼上的“水弹袭击”。教室位于一楼中庭的小土豆们对此非常苦恼,又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所以大家早早就提出要做高空抛物的项目。
 
2020年1月,因为新冠疫情不期而至,临时更改为“遇见病毒”的项目(参见推文:《抖音直播,学习带货要从娃娃抓起》),高空抛物项目被暂时延后了。但是,这个问题始终都在。就在疫情平稳复课后重返校园的三年级下学期,木棉班的两位小土豆亲身经历了一起“铅球坠落事件”:

 

“2020年5月的某个下午,陈同学与张同学在广州市天河区某学校综合楼的中庭散步时,忽见二楼掉下一个铅球,离陈同学与张同学仅有一米多……”(摘自木棉班小土豆撰写的新闻报道

 

家委们都就此出手采取了很多沟通行动,但小问题并未停止,“洒洒水”“落落衣”的事件依旧上演着。显然,”有挑战”与”真实性”这两点已经非常完备了。如此一来,大家不由分说,一致同意在四年级上学期探究高空抛物项目——“头顶上的烦恼”,这也终于完成了小土豆们记挂已久的事。
 
“总有人高空抛物,我们该怎么办?”顺着这个问题想下去,接下来,不就是解决问题嘛!可如果想深入地探究,只有这样一个驱动性问题还不够。因此,着手解决问题之前,小土豆们先要:
 
对现象做观察——还在哪儿见过高空抛物的行为?
 对事物做区分——他们抛的是什么?怎么分类?
● 对现象做抽象——他们为什么会高空抛物?

 

 

在对最开始的问题抽丝剥茧之后,小土豆们发现,原来天上掉下来的东西还有“高空抛物”和“高空坠物”之分,前者是人为的、有意的,而后者则不是。在探讨中,小土豆们也进一步明确,以他们现有的能力与资源,很难彻底解决“高空坠物”和“高空抛物”的防护与屏蔽问题,但仍旧可以通过行动来改变其他人的认知,从而减少这类现象的发生。
 

 

 

那么,大家可以做些什么呢?
 
小土豆们一阵七嘴八舌的头脑风暴,又回家在网络搜集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在项目课上汇总。大家对所有想法做了筛选,并将它们分为“天马行空、创意且可行、一般”三类。
 
下面是晨犀课堂记录中,老师记下的当时的讨论成果:

 

 

接下来的可行性分析讨论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后续的项目产品设计,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基于上面这些讨论,孩子们最终确定了大家能够一起完成的解决方案:拍实验视频、开小课堂、海报/告示牌、倡议/劝告。

 
02.
 项目探究——师生的共同探索 
 
 
 做实验啦! 
 
确定好解决方案之后,老师们决定和小土豆一起从较为复杂的实验开始做起。项目课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孩子的自主探索,但其实老师们始终都在以不同的形式默默支持。
 
为了让大家意识到高空抛物的危险性,老师们选择用“筷子自由落体”的实验来模拟高空抛物的过程,提出猜想——准备器材——规划实验步骤——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实验的每一步都做得严谨细致,教授实验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在培养小土豆们务实求真的科学研究精神。
 
听起来就很复杂的控制变量法,在李老师口中则成了麦当劳和肯德基汉堡的对比……

 
为了写清楚实验步骤,小土豆们一字一句地反复修改……
记录什么数据?怎么记录才能清晰直观?并且还开始学习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在老师设计的实验单上,孩子们需要思考这些问题:

 

 

小土豆们在进行“筷子自由落体”实验

 

科学、语文以及数学的知识在此处极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老师就像是知识的策展人,把探究项目所需的知识在恰当的时机呈现在孩子面前,给予他们及时而有力的支持。
 
 网络大搜查 
 
除此之外,当实验告一段落后,小土豆们就开始学习如何在网络上检索小课堂可以用到的资料。经过一轮自主检索后,小土豆们搜到的信息难辨真假,发布时间和信息来源都不明确,还有很多是无关的。
 
诶?这不正是一个提高小土豆们网络信息素养的好时机吗?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土豆们通过可靠的搜索引擎和网络平台,用关键词提取四步法搜索到了更为精准、专业的资料。
 
 新闻记者采访亲历者 
小土豆们搜集到的资料基本上是三类:真实案例、科普知识、法律依据,已经通过实验验证了科普知识,那么还可以从哪里寻找真实案例和法律依据呢?小土豆们提到可以去采访高空抛物事件的亲历者和法律专家。于是,老师们选定了几个采访对象,决定先让小土豆们分组试采高空抛物的真实案例。

以下是笔者作为助教在现场经历的一个课堂片段:

 
我还记得,当时我跟着某个小组,他们是去采访外教Nick老师。在办公室门外,几个小脑袋扎在一起,商量要怎么开口,然后神色凝重地敲开门,向Nick老师介绍完来意,问道:“Did you see anyone littering from high place before?”不料,回答竟然是“No.”这一组的小土豆们一下子就愣住了,不知所措,呆立片刻,匆忙说了声“谢谢”就退了出去。看到他们灰溜溜的样子,我下意识走过去,准备给他们提些建议。
  这时,一只手拦在了我的面前,轻声道:“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自己反思。”原来是雨轩老师,我恍然大悟,提供帮助他们直达终点的方法虽然快捷,却剥夺了他们自己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有时,老师的“无为”也是一种支持。
 

 你的小学老师详细教过你如何与他人合作吗?  

 

其实,合作也是需要学习的。早在这学期项目课开始前,老师们就定下了培养小土豆们合作能力的目标。合作是一个建立“团魂”的过程,小土豆们热热闹闹地设计小组的logo和口号,又认真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公约的讨论和签订中。

   
在小组合作中,分工是最容易产生张力(当现实与期待不符就会产生张力,本身是个中性词)的部分。为此,老师们让新组成的小团队先一起讨论设计小组分工职责的合作卡牌,这个仪式让小组合作的分工有章可循,大家可以时刻提醒自己的职责是否完成,再对他人给予友好的帮助。
 

 

孩子们通过两轮讨论、迭代最终确定的小组合作公约:

 

 

但张力还是会持续发生,当小组成员都发现不了症结所在,“鱼缸式讨论”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通过外部视角,帮助小组成员提高觉察和意识,启发对小组合作的思考。
 

 鱼缸式讨论,一个小组合作完成拼图,其它小组观察大家的合作效果并给予具体反馈

而每次实验和采访后,老师们都会带小土豆们反思小组合作的情况,借助量表自评、互评,孩子们自己表达、讨论,达成共识,通过这种方法全班一起总结出的合作经验,将真正内化在孩子们心中与行动里。
 

▲ 沟通协作能力的自评表,既有量规也要给出具体的依据与论证

 

当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再落实行动,对于他们来说依旧是知易行难,但这不就是最宝贵的试错与反思吗?在一次次的碰撞与磨合中,小土豆们慢慢加深对自己同伴的了解,看见彼此的需求,学会真实地表达。

 

 

 

在第一次采访后的小组反思中,有一组小土豆说到:“我们在按时完成这方面需要改进,经常因为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有人闹情绪,就会拖延时间。”他们希望同学给他们出出主意。
 
在大家的帮助下,那位闹情绪的小土豆也说出了真实的感受:他想要做摄影师,是因为采访的时候他会很紧张,如果出错了,他担心小组成员会责备自己。听到同伴的真情流露,组员的内心一下子柔软了起来,之前紧绷的张力缓解了。在往后的合作中,组员之间也多了一些接纳和理解。
 
老师就像是社群的联结者,让孩子们成为彼此的学习对象,同时也联结起学校、家庭和社会,整合资源的同时也扩大了项目的影响力。
 
小土豆在国旗下向全校师生宣讲减少高空抛物的倡议;回到家中采访自己的亲朋好友,了解普通民众关于高空抛物的经历和感受;一位小土豆的律师父母也被邀请进入课堂,为木棉班带来一场关于高空抛物的法律讲座;在项目展示日当天,老师和小土豆们则决定走出学校,走入社区……
 

专业律师以儿童友好的方式为孩子分享关于高空坠物/抛物的法律知识

 
03.
 产品设计——泛起“涟漪” 

 

通过动手实验、网络检索、现场采访和专家讲座这四种信息获取途径,小土豆们收集到了小课堂所需要的真实事件、科普知识和法律依据。于是,大家以12月25日的项目展示日为目标,讨论了展示日的形式。
 
“小课堂怎么做才能更有创意?”经过了一番热烈的讨论,我们确定了项目展示的形式——用沉浸式的戏剧表演打造一个电视台演播厅,“录制”一档“新闻联播+专家访谈+现场采访”的节目。
 
一档专业的新闻节目自然需要丰富而真实的新闻素材与观点输出。小土豆们摩拳擦掌地开始正式的产品设计阶段啦!
 
 大型科学实验录制现场 
 
为了让观众们在震撼中真正意识到高空抛物的严重危害,从“筷子自由落体”实验中锻炼出不少经验的孩子们又走出教室,跑到高高的五楼,选用不同的物品,操作了一个更真实的高空抛物实验,在地面用大玻璃作为标地来观察与感受物品从高处坠落的危害,并全员出动,360度全角度拍摄视频累积最后的产品素材。
 
 专业电视台后台探秘 
基于采访获得的真实案例,结合雨轩老师所教的新闻写作特点,小土豆们开始撰写新闻稿。写完后,大家在班里进行了投票选举,票数最多的三篇新闻稿被选为展示日新闻播报的内容,而其他新闻稿则作为国旗下倡议的素材。
 
当小土豆们面向全校师生,阐述高空抛物之危险与律法惩处之严厉时,台下的老师们看着小土豆们,眼神里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为了最终的项目展示,小土豆们不但观察学习了新闻以及访谈节目的构成与特点,还实地参观了广东广播电视台,了解节目录制的现场,他们认真询问的态度瞬间掳获了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一个个变成了小土豆们的粉丝。

 

小土豆们实地参观广东广播电视台

   

 
参观回校后,小土豆们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就通过填写志愿的方式争取自己想饰演的角色,诸如导演、新闻主播、对话采访记者、事件亲历者、法律专家等等。填报的原则有两个,一个是自己能够胜任的,一个是自己想挑战一下的。
 
比起谁演得好谁上台,更可贵的是孩子们能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因此,老师们设置了A、B两场演出,让每个孩子在两场分别挑战不同的角色。
 
在正式开演前,小土豆们面向一土的老师和同学一共试演了四次:第一次的手足无措,第二次的被认可,第三次的滑铁卢,第四次的重拾信心。整整五天的时间,大家拗着一股劲儿,放弃中午休息的时间,把涉足的所有地方都变成了舞台,一遍遍试,一遍遍改。终于……

04.
 项目展示——惊艳全场 
 

2020年12月25日,广州,越秀星汇云城小区。

 

这一天,木棉班的小土豆们走进了社区,用一场“新闻联播+专家访谈+现场采访”的戏剧表演,将他们探究高空抛物项目的收获与思考呈现给爸爸妈妈以及社会公众。

 

项目展示日现场照片以及家长的反馈(上下滚动查看)

 
在开始高空抛物项目的探索之前,老师和孩子们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从一个问题开始,大家一起踏入未知的河流,老师的前期设计与孩子的自主探索相互激荡出无数的涟漪。这或许不是一场最完美的表演,但绝对是一场展示了孩子之间绝佳配合、专注投入的状态以及灵活应对能力的表演。
 
这群孩子真正彻底解决了高空抛物问题吗?或许也未必,但面对这个未知而复杂的世界,面对这个世界存在的问题,他们敞开柔软的心去感受,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思考,并积极努力地做出行动,尝试自己的一切力量,希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哪怕只是一点点。我想,看着这群孩子的人,以及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或许已经获得了一些改变的力量。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做项目课呢?你们……有答案了吗?

 

如果你还想对广州华美一土实验班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也已开启了21-22学年面向G1-G5的探校宣讲和入学意向登记,大家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入口申请探校或2021年秋季入学意向登记。

 

 

–  END  –

 

【 推荐阅读】

广州一土:人生中第一个学期,小土豆是怎么过的?

   

一土学校的PBL项目是怎么做的?

 
 

PBL:4年级的他们在水的世界里,探索了真实的大问题……(多图)

 

 

▫ 偶尔留言,哪怕跟我们say个hi~

▫ 时不时点一下”在看“和”“,或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 给一土教育公众号”标星
不想走散,也不会走散,因为我们都相信美好的教育。

↙在文末留下你的想法 | 欢迎把我们分享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