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土教育的第 405 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
题图:孩子,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
内容来源:一年级祝老师晨犀纪录,及祝老师口述
写在前面:
一年级的祝老师最近遭遇了一次来自“小土豆”们的“灵魂拷问”——关于“生”与“死”。作为家长的你,是否也见识过自家孩子类似于这样的、突如其来的深邃思考?祝老师是怎么回答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孩子在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思考“生”与“死”这样的“大事”了。不知道孩子第一次问这样的问题时,家长们是怎么回答的呢?家长们对于该怎么跟孩子聊这个话题又是怎么看的呢?
▲“小土豆”们外出,亲近大自然中的生命
最近有孩子过来问我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这件事情的再次思考。华德福学校在每次孩子过生日的时候都会给孩子讲非常美好的生日故事,并做相关的活动。我一直非常认可华德福教育对于生命的美好解读和对于孩子情感、感官上的美好呵护。在这方面,我借鉴了很多华德福的做法。
孩子在问生死问题的时候,有可能是想知道“我是怎么生出来的”“我死了会到哪里去”,但这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们内心对于生命的探索、对于安全感和存在感的寻求。低幼阶段(三年级之前)不建议家长使用科学、生物等方式跟孩子沟通。用童话的方式营造美好图景可以更好地呵护孩子心底深处对美好生命的期待、回应和对安全感的再确认。
▲讲故事的祝老师和听故事的孩子们
我不认为这是在骗孩子,我甚至不认为这是“善意的谎言”。我们为保护孩子心中的那份美好而营造的这个图景,就好像我们给他的温暖的家,也一如背着礼物的圣诞老人和会发金币的牙仙子。
从今年起,每个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我也会给孩子们讲生日故事(祝老师讲的是简单改编版)。
提前几天,孩子们就会兴奋地跟老师“预报”:XX号是我的生日。生日那天,我会不动声色地讲生日故事。这个故事非常简单,我想一年级很多孩子应该能够听出来它是一个故事。但是孩子们太享受这种美好的感觉了,所以我这个重复的故事讲了有半年的时间,却没有一个孩子说破。相反,他们都是或羞涩或期待或享受地在听……
(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么?向上滑动查看)
——本文摘录自《我从彩虹那边来》
作者:[美]芭芭拉·帕特森 帕梅拉·布莱德
趁着母亲节(5月12日)快要到来的时候,借着这个故事,我又做了一个小小的续篇。“哎呀,不是每个天国的孩子胆子都那么大,会奋不顾身地跳下来。有的天国的孩子也很想跳下来,但会有些害怕,他的守护天使就会跟他说‘不用怕,在那个蓝色的小星球上也有一个守护天使,她会爱你、一生都保护你,她的名字叫妈妈。’”
当老师告诉孩子们那个周日是一年只有一次的母亲节时,孩子们一片欢呼,特别期待。当老师把卡片发给孩子们时,没有任何的引导,孩子们自己就在卡片上写下自己想跟妈妈说的话。
平时写完东西,孩子们都是迫不及待地要给老师看,或者分享给班级里的的小伙伴。这一次,孩子们都盖着捂着,谁都不能看。哈哈,这秘密是得多甜啊~
最后,只有一个孩子愿意分享自己写给妈妈的话,这也成为祝老师拍到的唯一一张作品↓↓↓
▲“谢谢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我好喜欢妈妈。谁和谁好,我和妈妈好。妈妈生了我,我很爱妈妈。”
如果一开始孩子们认识生命的方式和过程就是美好的,这种美好会带给孩子爱和安全感。爱和安全感,会让孩子拥有发自内心的自信、坚定和勇敢。在爱和安全感里长大的孩子,无所畏惧。
就在今天早晨,班里又有两个孩子跑过来跟老师“报名”:“明天是我的生日!”“后天是我的生日!”,特别阳光,无比期待~~
▲在校园里自由玩耍的孩子们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