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疫情后,学校教育会发生这3个改变。

2020 年 6 月 10 日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595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

Photo by Barry Zhou on Unsplash

作者:张义飞。一土中学筹备负责人。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及FORTIS学者导师,中国大智汇China Thinks Big总决赛评委,原北大附中成长与实践体验中心主任。多伦多大学学士,清华经管MIT全球工商管理硕士

文末福利:一土中学线上工作坊「疫情下海外大学录取的变化趋势」


中国大部分中小学都要重新开学了,但是开学后,一切还会一样吗?

我希望学校教育,能和之前有所不一样。

麦肯锡的研究将此次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称为二战之后最严重的经济下行。截至4月10日,全球的政府已经为了促进经济投入了$10.6 trillion。对众多行业,都需要寻找new normal新常态面对这次海啸般的冲击。社会的发展靠经济,经济的发展靠教育,教育在此时此刻,更需要树立“新常态”。 

截至5月3日,全球12亿学生受到疫情影响无法复学,来自UNESCO;加拿大,南美,非洲等地仍然在实施整个国家的学校关闭。

自从疫情开始全球蔓延,我就一直在重新思考学校的运营和教学模型。受疫情的冲击,民办学校的发展和生存必然收到影响,短短3个月,我们已经看到大量教育机构和民办学校倒下,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关门倒闭。

所有行业的领头组织已经发生变革,学校将有什么变化?学校的运营和教学、可以如何转变?学校如何能不受制于传统办学模式,例如受到建筑硬件的高昂成本,以及不断变化的政策的限制,而是可以更有韧性地发展和生存,充分利用数据和信息技术,履行学校应尽的使命,培养一批“内心充盈的乐天行动者,理性创新的高效学习者”?

麦肯锡对美国疫情造成的经济影响的分析(截至2020.4.24)

对以上问题,我也仍在寻找答案。借此机会,我也希望分享我此刻对下一个阶段教育的新常态,特别是对基础教育新常态的部分思考。疫情过后,学校不应该期盼着能加速恢复成疫情之前的状态,因为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剧烈改变。学校的内部管理和运营必须要更有效率,学校面对危机和不确定性时能表现得更有韧性,教学也可以比以前更有效果。

我最近也接受了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的访谈,话题是关于如何让教育成为中国发展2050年的enabler。如何让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从“人口红利”升级为“人才红利”。这其实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30年后,我们的教育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和中国30年前相比,会有什么区别?在未来的30年里,我能为我的学生们,为中国教育,为世界教育,带来什么改变?

 
从“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的底层逻辑,是将教育生态的“淘汰”转为“成全”。

考试、排名、掐尖、小升初择校、大量的补习机构和背景提升项目,都是在“淘汰”。如果成就1个人,对应的是99个人的被淘汰,这个机会成本是多大?如果教育能尊重每个人的发展,提供给个体足够多元的发展机会,我们的社会发展会有多大潜力?

5月又是北京小升初家长最焦虑的时刻。我自己小升初时,恰好经历北京非典,所有小升初择校全部取消。我特别理解家长和学生的心情。今年,又遇到了新冠病毒,北京也正式全面进入小升初“摇号”阶段。对于不断来临的变化,此时更要坚定信念和初心,快速决策并且敏捷行动。


在思考新常态时,必然绕不开当下的教育痛点。现有教育模式下的焦虑和痛点,会否在新常态下更加放大,还是会衍生出其他问题?在我们团队思考这个问题时,努力地用第一性原则First Principle逐层去探讨问题的本质,而在提供解决建议时,则需要用系统思维Systematic Thinking,去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

我们之前的分析说到,教育往往是“微观有解,宏观无解”。目前的教育行业,在每一个细微的赛道上都有各类产品,层出不穷,不管是学英语、外教口语、数学思维、艺术素养、背景提升……似乎处处有解,只要有需求,一定有专业机构提供教育服务。但是整体上看,又是处处无解,对教育的焦虑有增无减。而对教育的最大焦虑,在北京和上海,往往就体现“小升初”这个阶段,生怕选错,从而输掉这场“赌局”。

但是教育不该是赌局,教育本身,是学生和他/她家人,共同经历的社会体验。在这次疫情下,所有家庭都体验了一次“在家上学home school”和“远程学习distant learning”。有的家庭因为孩子在家太闹,将社会矛盾充分体现在家庭矛盾中,亲子关系甚至夫妻关系都不好了,盼望着学校赶紧开学将神兽送过去。这种割裂和矛盾,正是体现着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之间的割裂。

但是这也仅是表象,表面上能谈论的问题,恰恰都是容易解决的问题。但在冰山下,此刻我们并不清楚那些被隐藏的问题,不清楚那些受到家庭暴力、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或者受疫情失去亲人等情况的学生们,长期无法上学对他们的影响,甚至也不知道有多少学生会由于疫情之后带来的冲击,会失去继续上学的机会。

在这个时候,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价值。而解决教育问题关键的抓手,永远是来自于学校教育。

在未来几个月短期内,学校教育面临的更多是开学运营的挑战:

对于学生落下的学习进度怎么办?

学生若无法来学校上学怎么办?

如何支持这段时间老师和员工的状态?

学校办学预算减少怎么办?

如何才能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安全?若第二波疫情来临怎么办?

 
以上问题都需要学校管理者的快速决断和高效执行,并根据事态发展及时做出调整。

经过对全球教育趋势的思考,我认为在1年至3年的中短期内,学校教育会从“结果、过程、目的”3个层面改变,分别由外向内,从近到远,影响学生、教师、家庭、教育管理者及政策制定者对教育和学习的理解。     

01.
 结果——学习评价及升学标准的改变
 注重多元录取方式
最显著、也是人们普遍最关心的,就是疫情后,大学的录取将会如何变化。直白一点讲,现在衡量一所学校,特别是衡量高中的办学成果,依然是看重升学率或重点大学录取率。这逻辑其实本身就是错误的。
教育的目的若是为了升学,升学的目的若是为了就业。那为何不将教育与就业直接关联?衡量学校对学生培养的最好的指标,应该是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例如美国Summit 特许学校一直将学生大学的毕业和之后的发展作为对学校的评价指标。

但这一点在国内很难短期转变。国内率先保证高三、初三开学,全力保障高考顺利进行,因为国内的大学升学,高考仍然是唯一途径也是唯一的评价标准。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各地政府和学校都在首先全力保障高考、中考的顺利稳定进行。但是倘若疫情发生在高考期间,假设全国高考无法顺利举行,高中毕业生的升学将怎么办?我们的升学路径,何时能不再只依赖于高考和分数?

对于海外大学录取,今年的录取方式就变得复杂了。ACT、SAT考试纷纷取消。美国的顶尖大学、不论是哈佛耶鲁等综合性大学,还是Amherst, Williams等文理学院,在2021年招生时头提出不需要ACT、SAT等标准化考试成绩。不用考试,也就能上大学,听着似乎很不错?但没有标准化成绩,大学怎么评价学生的学术能力呢?      

有超过1000所美国大学暂不要求标准化考试成绩

 成绩单、过程性评价和信息系统 

原本海外大学就是采用综合录取的形式,学校不会因为缺乏学生的SAT成绩而降低录取中对学术标准的要求,反而招生委员会将更加严格,更加仔细地从其他角度衡量一个学生的学术表现。其中最为重要的依据,就是学校的成绩单。这里指的,不是传统意义上体现GPA成绩单,而是要能充分体现学生过程性评价和成长记录(portfolio)的综合成绩单。

GPA更多是总结性评价,每个学校的风格和标准也不一样,若要充分体现学生学术水平的真实性和成长的,就依赖于学校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记录,若也能配以学生最终作品或课程难度的说明,将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术说服力。特别是这个学期,大量的课都不会有最终成绩,而只会有Fail/Pass,那过程性的学术记录就更有必要。

看似简单的逻辑,但是目前真正能做好过程性评价和信息记录的学校寥寥无几。评价和课程是一体的,大量学校的课程是碎片化而非体系化,学校也缺乏统一的评价原则,导致大学无法理解学校提供的成绩单。这也将倒逼学校将课程体系和评价能用清晰且专业的方式呈现。

对学生学术评价和日常综合表现的记录,更是需要学校统一的数据管理,学校数据管理系统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好用的学校管理系统,真的太少了,甚至学校需要自行投入研发。本次疫情,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远程授课、数据统计、学情反馈,家校沟通…此次疫情,学校充分领悟到了,是否有成熟的信息系统和在线教学工具,是体现学校之间管理和教学水平的巨大的分水岭。

 2021年海外大学申请趋势 

不论国际关系如何变化,2021年的海外大学申请势必将是最激烈的一年。原本海外本科申请量就在逐年增加,今年秋季或冬季,能否报名成功ACT/SAT有许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影响,能预计将有不少2020年9月入学的学生会选择Gap Year间隔年。某些学生2020年申请结果不理想,也会再次参与到2021年入学的申请竞争中。今年冬季的EA/ED申请,更多人的选择会偏向保守。

家庭和学生对国际教育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近期有不少家庭和我沟通希望改变孩子本科出国的计划,我一直认为出国受教育与否只是表象,关键是在海外接受教育的目的和学生真正所获得的体验和成长。没错,国际局势确实正在发生着明显变化,留学生在海外就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将会更大,更多留学生会选择回国发展。出国从来不是目的,学生能“出得去,回得来”,能理解多元文化,能理解世界,在世界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才是关键。

02.
 过程——学习方式的改变 

评价结果的方式发生改变,与之变化的,将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我一直相信学习的过程将会往“跨时空、跨学科、跨年级”的方向发展。因为学习本身,就应该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不是被人为分割成了不同的模块的限制。

我所理解的学习的过程,有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环境(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内容(目标、评价、环节)、人(教学方式的主体)。教师根据这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学习过程的改变也主要发生在这三个要素之间。学习如果要更有效,在这三个要素上,还要有“反思”reflection。在此次疫情下,我们对学习进行了多少反思呢?

在这次疫情期间,全球经历了最大一次教育实验,全世界180多个国家超过90%的学生,全体经历了远程学习(Distant Learning)。Distant Learning还不同于之前一些学校尝试的Blended Learning(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因为此次根本没有线下的部分。远程学习本身就是跨时空的学习体验,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学习。

而像此类远程学习模式的先锋Stanford Online High School和日本N高中等学校,根本没有受疫情的影响,反而将远程学习的经验无私分享给更多的学校和教师。我自己也在这段时间,远程学习了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ordan Peterson的课程。

斯坦福在线高中将经验分享

远程学习也打破了学习的边界,不论学生在中国还是美国,都可以同时上一门课,也依旧可以和线下一样参与讨论和互动。目前此刻最大的障碍,其实在于网速。我这段时间也进行了许多线上直播工作坊,当网速卡住的时候,一样是抓狂的。

但是远程学习本身,必然是不够的。特别是对社会情感学习的培养。不少海外高等院校,都提出将在秋季仍然将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大量的知识性的学习,都可以不再占用宝贵的线下教学时间。

今年学生有效学习时间明显缩短。但是教育部认为不用占用暑假和周末,也能将学习进度追回来。直白点说,是我们传统方式的学习时间太长,但是学习的效率太低了,有大量提升的空间。

除了线上教学,还能如何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核心是将学习回归到生活。生活中的问题本身就是跨界的,或者说是跨学科的。一直以来我们提出要追求“概念”和“理解”,这就需要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对核心概念进行深入地理解。

学习和成长,也从来不是线性的。年级制的便利是易于学校管理。然而今年许多学生的学习进度都被打乱。今年,大量学生确实无法达到对应年级的学业水平。某些地区也有声音倡议今年学生全部“留级一年,重新再来”。其实解决办法不是集体留级,而是学校能提供多元灵活的课程,学生也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课程。

在目前的教学环节上,我希望能通过这次全球规模的远程学习,做到更多“联结”,而不是更多“隔阂”。能利用当下真实发生的事件,重新审视教育中所关注的人文关怀和科技创新,以及目前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涯教育的欠缺。
如果能在学习过程中触及到这个深度,教育的目的也能有所改变。
 
03.
 目的——学习动机的改变 

不解决内在动力的问题,一切外在的改变都不可持续。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而不是为了挑选人才或对人进行淘汰。在疫情过后的new normal中,希望我们的教育能更多关注到个体的潜能以及个体的价值。一诺和我们开会时不断强调,教育应该回归本质,将精力用在真正关键的地方,关键是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为何而学习?如何学习?

前几天在网上听到一个滞留在海外的男生,在电话里,和记者哭着讲着回不了国的种种委屈,说实话,我听了后非常无语。如果这位是小学留学生我还能理解,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已经进入社会的公民,这点自我基本生存能力都没有,哭哭啼啼,遇到这么点困难就不行了?

作为一名中学教育工作者,我总是在想,当学生从高中毕业后,我希望他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 若你的学生滞留在海外机票被取消,你希望他们能如何应对?
● 若你的学生在海外遇到歧视或冲突,你希望他们能如何应对?
● 若你的学生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被确诊,你希望他如何应对?
● 若你的学生的亲人由于疫情不幸逝世时,你希望他如何应对?
 

与其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把学生送去名校,我更希望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能让他们在面向今后更多不确定的问题时,能有解决问题的心态和办法。

帮助学生为他们正式进入社会前做好准备,才是学校教育的使命和学生真正学习的动机。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涯教育、这些和升学和考试基本不相关的内容,才真正应该是教育新常态中的核心。

学校即将开学,我们是保持和以前一样,还是能积极为新常态做出改变?面对下一次危机出现,我们能否做好准备?仍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实践?

 什么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线上有更丰富的课程,有更有经验更幽默的教师,有更灵活和个性的学习机会。但是纯粹的线上学习和远程教育永远不能替代全部的学校教育,那么,不能替代的到底是什么?

这段时间不管是我们学校内部开会还是和学生上课,我都要求大家开着摄像头。就算再卡,能看到人的面孔也是不一样的。人本质上是有高度社会属性的动物。人和人的关系的构建,需要共同的体验作为载体,而深刻的体验则是通过真实线下的联结。

不同年龄段所对应的学校教育的目的,也非常不一样。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幼儿园-初中),除了基本的知识,更是提供了“儿童关照childcare”,对儿童进行保护,也是让双亲可以安心去工作。例如现在复课的国家中,中国是率先保证高三初三,但是丹麦则是先让低龄段学生开学,以此恢复经济。

对于高中生来说,自主性则更强了,通过远程学习进行教学的学校也逐渐增多。但就算当5G时代来临,网速和带宽不再是问题,就算传统的知识性学习都可以在线上进行,线下的体验部分在学校教育中也必不可少。

日本N高中多年使用VR等技术进行入学/毕业典礼。这类学校反而更重视线下学生们宝贵的相处时光。类似的斯坦福在线高中,虽然所有授课都在线上进行,但是每年固定会有大量线下的实践项目和社交活动。人和人真实在一起相遇的机会也更加珍贵。

日本N高中的VR开学典礼和线上毕业典礼

 如何解决教育的不公平性?
这几年我国教育政策的关键词,就是教育均衡。目前我们为何如此着急复课?为何担心在家远程学习的期间会更加增加教育的不均衡?中国突破9亿网民,但也代表仍有5亿人没有网络资源。若不能回到学校上学,许多学生将根本没有办法及时完成学习进度。
这个情况不光是在中国,许多国家的教育家都在担心学生若不能在学校上学,将更增加弱势群体受到教育资源的差距。日本的佐藤学教授担忧——经常在家庭中遇到家庭暴力的孩子,若失去学校这个保护场所,别说学习,本身的健康成长都无法保障。
美国此刻有5400万学生无法去学校。美国盖茨基金会教育项目主席Allan Golston也表示最大的担忧,不是学习进度,而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可能没有能够学习的安全的环境。美国20%的学生在家没有网络学习环境。学生家庭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环境,本身就以靠学校提供免费午餐。学校的老师必须也要为这些学生寻找解决办法。
就算没有疫情,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教育系统已经体现出足够的不均衡了。今年,大量的学生无法顺利完成本年度的学习进度,大量的学生整个的学习和成长都会收影响。如何扭转局面?不是依靠增加学习时间,而是要有创新的教学,课程,资源。这个话题迫在眉睫,任何人都无法独自解决,需要政府、学校及NGO、以及企业之间三方的合力,此次疫情后更不能再等待。
教育的均衡和公平是我们一直以来致力于参与和贡献的主题。一土虽然作为一个很小的组织,但是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将一土的教育资源,开源免费开放给所有需要的人。不论是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新常态下,教师和教育者之间,更需要彼此支持,通力合作。
 如何实现教育的一致性?

若要真正改变,光靠学校教育也是不够的。这段时间,相信许多人都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割裂。

学校教育不是全部,但是可悲的成为了许多家庭唯一的救命稻草。以前我的工作主要是面向学生,过去半年主要在面向家长。我深刻体验到,若和家长讲道理,经常是不管用的,家长很容易就陷入到自我焦虑的逻辑漩涡里。特别是最近小升初,北京也实施摇号。家长更加焦虑到若没有摇号进入一个所谓的“好学校”,孩子是不是就只能依靠培训机构了?

如果因为没有进入一所学校就绝望,那真的也太可悲了。我一直不希望我的学生的人生巅峰,只是他大学的排名。

真正要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一定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动。简而言之,必须要社区参与,才能做到好教育。在一土,除了每日教育学生,我们决定也花相当大的精力去教育家长,让家长深度理解和践行和学校一致的教育理念。

家长共同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到别的孩子们的成长,让学生们也清楚父母也在努力参与、努力成长。同样,我们让学校成为社区的中心,让社会问题成为学生真实要解决的问题,让社会的资源成为学生真正的学习和成长资源。此刻数字时代下的公民教育,国际视野,人文关怀等等,学生将深度参与社会、理解社会。   

写在后面:
最开始想写这篇文章是在4月中旬时,有191个国家、16亿中小学生被疫情影响。幸运的是,目前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13亿人。
我最初在思考教育新常态时,总想到会受两个极端方向发展的影响。一个极端,是整体环境更加固化,随着经济的增速减缓,凸显资源不均等,加大不均衡,政策更加收紧,国家之间、边境之间的隔阂更加加深,人口流动的限制带来的是教育资源的限制……另一个极端,是环境更加包容,更加多元和灵活,增加理解,有更创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效率更加提高,国家之间,资源之间更加紧密连接。我相信教育会让社会更加相连,而不是让其分裂。
老实说,我们谁也无法预知未来的走向。但是我们此刻用什么心态看待问题,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直接会影响我们的学生如何面对他们今后遇到的问题。
所以,我们会继续乐观,并永远用行动去共同面对教育新常态。

– END –

活动预告 

 
推荐阅读

他的哈佛录取被撤回,疫情下的思辨教育有多重要?

 

教育中那些重要的“为什么”

 

我不希望我的学生的人生巅峰,只停留在他们大学的排名。

 
 
点一下,让我们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