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土教育的第 420 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
题图:一土的美术课堂
作者:颂今,一土美术课程合作方童联社创始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品牌设计专业硕士,七年大学执教+八年广告公司设计总监+六年知名互联网品牌高管。现在的身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和想要参与很多生命成长的教育践行者。
写在前面:
想在一场展览中体会到一土美术课的全貌么?想知道什么叫做“一米高度看世界”么?想直接与我们的一土美术课设计者和执行者-童联社创始人及核心老师面对面,并聆听“小土豆”讲述自己的艺术作品么?
7月6日到7日,『未来的形状——一场不容错过的美术教学实践展』将于炎炎夏日震撼来袭。此次艺术展将在一场非常有意思的关于艺术教育的高端对话中拉开序幕,与此同时,我们邀请到悦·美术馆馆长王飞跃先生、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李一诺、童联社创始人颂今和中央美院李帆教授会一起聊聊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去培养面向未来的下一代。
文末有报名方式,欢迎参加~
一直以来,我们都会对孩子许下一个期待,设定一个未来的形状(即培养目标和结果设定),大家都很关注外形的完整度和美观度,但是往往会忽略了形状里面的底层构造、这个形状的健康指数,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阿米巴(变形虫)在地球上存在了几十亿年,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具生命力和延续性的生物。它可以无视时间的变迁,因为它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伸出触角,裂变成一个新的个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世界500强的企业运用阿米巴的生存哲学告诉我们,在未来他们需要综合型的人才,不仅具备专业能力,还要有洞察能力、思考能力、规划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在这场展览里都能看得到,但是我们更想要和您分享的是:关于看得见与看不见、有用与无用、过程与结果的探讨。
我们不可预估未来,就像我们的祖辈无法预见我们的现在一样。让孩子们学会掌控自己,决定向什么方向伸出他们的触角,让他们在切换与调整中包容、通透、变得有品质,或许才是真正通往未来的教育。
所以,未来的形状就是没有形状,因为我们相信,基于孩子内心发出的源源不断的动能,他们愿意尝试,也有能力成为任何的形状。
在与一土学校并肩走过的这三年里,每个学期都会有一场学期末的课程展示。这个学期,我们非常有幸能与悦•少儿美术馆合作,把本学期的课程呈现到美术馆的平台,让更多的人看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
这个学期,一土的美术课其实是围绕学校正在进行的项目制学习主题,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当中的life on land, life under the water (陆上生物和水下生物)逐渐展开的,希望孩子们用艺术的手段,去呈现和延展他们在项目课中对“什么是适合动物生存的栖息地”的探索和讨论。
我们不是让孩子们一开始就学习结果,而是让他们在过程中打开感官、启动思考、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从已知中发现未知。选择什么样的栖息地?那里有什么样的生物?这种生物为什么有这样的外形和功能特征?它所在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线等)是怎样的?它以什么为食物?又有什么样的天敌?……孩子们告诉我们有的生物变异了,哪一部分功能产生了变异?又是什么样的因素诱导了这样的变异?我们能够做哪些努力去帮这些变异的生物恢复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形而上谓之“道”,我们引导孩子们追根溯源,让他们自己去设计脉络和路径,寻找自然的源头;形而下谓之“器”,我们帮助孩子们通过视觉的设计来呈现他们的思考和想法,给生物创设一个栖息地的模型。
一土学校&童联社 项目制课程 > 栖息地-草原 蓝图
孩子眼中的栖息地,是所有动物都可以和谐共处的美好家园:树木为它们搭桥,花豹与羚羊共舞,苍鹰与蟒蛇Say Hi,恐龙来参加聚会……一场友谊的盛会!
由此,从纸上的草图到物态化的作品,孩子们经历了不断探究、试错、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历时三个月,涵盖思维导图的梳理、对生物的描绘、材料的领用、骨架的搭建、主体的完善、环境的创设等等。其中,每一节课的每组都需要产生一份工作纪要表,帮助孩子们建立有序的工作方法,梳理要点、总结经验、推动项目的进行。
一土学校&童联社 项目制课程 > 栖息地-极地 思维导图
宇宙是思维的编织。
一土学校&童联社 项目制课程 > 栖息地 主要生物 草图
从纸上的草图到物态化的作品,是不断探究、试错、优化的过程。
一土学校&童联社 项目制课程 > 栖息地 工作纪要表
文字有很大的力量,孩子在记录的同时,会集中精力关注整个事态的发展,并且需要停下来梳理自己的思路,提炼要点。我们要求孩子如实记录他们工作过程中的金点子、分歧与冲突以及共同找到的解决办法,所有的冲突都被视为发展的引擎。我们也接受孩子们有分歧的观点,期待他们更加深入的论证。
事实上,作为一个需要基于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我们看到了比艺术更多、更复杂的孩子的世界,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彼此亲密程度选择组员,在创作过程中产生意见分歧,学会处理冲突,直至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有的组不断增加组员,有的组员申请成为独立团。几聚几散,申请与复核,看的见的是一个个不断完善,让你不觉“WOW”的艺术作品的呈现,看不见的,是孩子自我效能的发挥与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
一土学校&童联社 项目制课程 > 栖息地 分工与角色
项目团队中,参与者的角色有:组长、物料领取人、发言人、记录员和卫生员。每个学生至少担任一个职位,也会有多个,还有身兼所有职位于一身的:独立团。项目制,是一种借助于关系的学习方式。
一土学校&童联社 项目制课程 > 栖息地 课堂现场
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开放性实践,让孩子懂得如何设定目标并找到适合的路径去达成。
一土学校&童联社 项目制课程 > 栖息地-极地 北极熊
孩子并不能比成人更清楚地看到这个世界,但是他们比我们有更强的能力去感受这个世界,美术教育是基于孩子的感受力,帮助他们保有对成年人看轻或者忽略的事物的兴趣,并且通过一套自己的视觉表达系统,生动地表现出来。
也正是这样的启发和不断迭代的过程,给了我们做一个不一样的展览的决心和勇气,与其用常规的方式,去展示“优秀”的完成的作品,我们更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全方位地去展示一土美术课的教学过程,包括项目说明和手册的制作、孩子们的草图和思维导图、每节课的讨论方案和视频,作品创作的过程、演变和调整,孩子们的项目纪要,老师们的观察记录和教学花絮等等,以期能够引发教育行业从业者,和更多的人对艺术、对教育的发现和思考。
艺术是通过人去创造和呈现的,我们也非常希望能通过这些孩子们亲自创作出的作品,带着我们从成人“居高临下”的位置俯下身来,用儿童视角去看待每一件作品,最终,在艺术教育中去看见孩子,把声音和选择还给孩子。
在一土,有一个非常高频的词汇,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作为一土的美术课程团队,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把课堂还给孩子。面对非常积极踊跃,还特别有主见、喜欢质疑提问的“小土豆”们,如何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并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从课程的设计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
于是,在我们的课程中,老师需要做的是策划主题方向与组织规则,而大量的内容由孩子们自己产生。我们循着孩子的视角,与他们对话、抓取和提炼这些内容中有价值的部分,与他们共同探索与建构。
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未知,这里面有无数的变量,和不确定的状态。如何教?方法来自哪里?来自教师的智慧(一诺说了,就是提问的智慧,装傻的智慧),和对专业的理解,还有教师本身的创造力。我们尝试着打开孩子们的双眼,启动他们的头脑,关闭长久以来教育自动导航的模式,让他们自己学会驾驶。我们确定的是,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这种不确定的状态。
一土学校&童联社 项目制课程 > 栖息地 教师的角色
教学环节必须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与他们的兴趣一致,他们才有不断探索和深入的动力,才愿意尝试超越他们已有认知的方案,最终在新的可能性中建立和积累新的经验。教学目标,是他们的目标与我们的目标的并行,形成最终的统一的目标。
一土学校&童联社 项目制课程 > 栖息地-湿地 火烈鸟
教师是每个项目小组的参与者,而不是评判者,学生无须迎合教师,他们很清楚自己是项目的主导者。
➤从方案的策划者转变为环境的创造者
美术教室,不仅是学校综合设计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个用来进行探索的独立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孩子们会接触到不同形式的材料,材料会扩展他们的经验,但是他们需要向我们申请他们所需要的每一项材料(由小组指定物料申请人汇集小组意见,提出申请),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使用它、控制它、并且要知道何时与如何利用制作过程中所发生的偶然效果,而不是堆积材料。让他们学会把材料转变成媒介。
➤从给学生提供指导转变为学生的支持者
在教学中,相比于指导,我们更喜欢支持这个词。指导(辅导),在行业的现状下,很多是人为的干预,更为甚者是直接主导孩子的创作。更有一些老师,以尊重孩子、不干涉孩子为由而不作为。真正的自由需要建立在教师对孩子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认识之上;真正的尊重,也是要根据孩子的行为,进行良好的观察和判断,为孩子的创作提供适时的支持和保护。
尊重与支持,都需要教师的能力。所以美术教育是一场懂得的教育,孩子在被懂得中长出真实的本体,才会有机会完整、独立、自由地表达,最后以艺术或其他方式实现自己。教育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让生命舒展丰盛,这个过程无异于一场发明创造。好的教育,首先应该是从教育者的素养开始。
➤从观察者延伸为档案管理员和档案研究者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来自用眼睛看、用耳朵倾听与对话,还要用心去觉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困难和疑问。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学习过程“更顺畅、更容易”,而是通过使问题复杂化,具有参与性,具有激发性,来推进学习。
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做笔记,记录自己的言行和学生的行为,并进行分析和总结。这些教学档案,与“档案袋评价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将教师和学生同时视为学习者和研究者的重要依据,并且需要在项目中及时沟通与分享,优化后续的课程。这种日常的教学分析活动,对于教师来说会占用他们非常多的非工作时间去记录和讨论,但是我看到老师们对教学的热忱和投入,对自我发展的驱动。正是这样的教学策略,得以发展出深度的责任感和相互作用的教师。
我一直以为,在教学中,只有生长的思路,没有现成的套路。所以,我们决定打破常规作品展的形式,将我们的课堂过程,以探索、记录和反思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尽可能还原在这个项目课题中,教师与孩子们互为相长的学习模式,尽可能把那些隐藏在作品背后的雏形与演变、协作与冲突、试错与取舍,拿到前台来分享。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次艺术作品展,倒不如说是一场美术教育的实践来得更加准确。我们会继续关注这个时代对教与学之间关系的理解模式的不断变化,从而进一步探寻对自己教育者角色的见解。如果把教育看作是千秋之伟业、孩童之福祉,那么为孩子提供面对未来的原动力,就是这份责任基本的出发点。
最后,我想用当代艺术教育家徐冰的话作为结尾:
艺术教育留给学习者的,应该是人的质量的提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每一件作品细微处的体会,通过交换感受的点滴小事,使我们从一个粗糙的人变为一个精致的人、一个训练有素、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懂得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明察秋毫的人。使学生具备从事任何领域都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一种穿透、容纳、消化各类文化现象的能力以及执行的能力——艺术教育,最终解决的是作为一个人的水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