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
写在前面:
今天的文章是清华大学教授,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杨斌老师专门为一土新书《学校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撰写的序,感谢在一土回归本质的教育探索中,各位教育大家们给予我们的支持与厚爱。今天发在这里,愿与更多同路人共勉。
《大学》开篇的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里的所谓“大学”不是指高等院校,而是相对先哲所说的“小学”而言。小学是什么?——“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者也。我花了些时间,翻看一诺给我的这些一土学校老师们原汁原味、走心感人的教育札记,我觉得这是“大学”之道,虽然它发生在小学阶段的老师和学生之间。 小学老师极其重要。跟中学生相比,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更朴素直接。小学老师的言传与身教,课上与课下的状态,对学生有更长远的影响力。老师就是学生的楷模和示范,是“第一粒扣子”的扣眼。一土老师们耕作的这块“晨犀”园地,是超越了家校沟通中常见的“通风报信”或者“教学延伸”功能的“心田”,让我们看到很多美好的人在做着美好的事的时候的“得其乐”“乐未央”。
我们总是强调学生是学习者,老师是输出者。其实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如果老师没有用心去学习,师生互动就是没有生命力的,是干瘪枯燥的,是没有心与心的共鸣的。一土老师的这些文字,朴实无华中自然流露出持续学习的精神,在这里,老师扮演的不再是给家长派活的角色,也没有给家长们制造比赶帮超的焦虑气氛,而是和家长一起从容共育,陪孩子共同成长。
我在大学中倡导“十个不等于(远大于)”,在一土的育人实践中,我看到了很多鲜活的例证:“教育≠教学”“课程≠课堂”“上课≠听课”“名师≠名嘴”“总结≠结论”“笔记≠记录”“成长≠成绩”“好学≠好分”“体育≠育体”“集体≠班级”。“德不孤,必有邻”,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氛围,外人觉得很奇妙,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根子在于创办学校的一诺。当我跟她谈论起办学与育人时,她语气越来越激昂,似乎有好多话要讲。有时她会停顿下来,神情变得凝重,甚至会叹气、流泪。那个时刻,我心头浮现出一句循环播放的歌词:“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一诺有理想,她不止有理想,她还要给心中的理想打样。一土的倔强探索,就是想把教育中存在的那些被 KPI 束缚、拼命追求效率、以培训为主的乱象,恢复到符合教育本质、成长规律、身心发展的常识中去。这种探索也许还不成熟,还充满稚气,不过我这里所说的不成熟和稚气,并不是贬义,更不是指不足,而是指潜力,是合宜,是得体——是教育本来应有的样子。究竟什么人能被称作教育家?英文区分不出来,但中文中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似乎差别很大,那么如何区分呢?我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暂时有个武断的结论,就是看一个人有没有“为着人的进步的自觉自洽的教育理念,并笃力践行之”。从这个角度看,总是自认外行的一诺,无疑是个准教育家。至于能否去掉“准”字,就看有无“笃”字。而一诺的名字,一土的名字,都是“笃”意盎然。
▲ 扫描上方图片二维码,即可购买《学校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
– END –
推荐阅读
随着微信推送规则的变化,或许您已经发现,一土教育的文章并不总能出现在您的推送界面里。下面一些小举动,可以降低咱们彼此错过的几率,您可以:
▫ 偶尔留言,哪怕跟我们say个hi~
▫ 时不时点一下”在看“和”赞“,或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 给一土教育公众号”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