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土“未来的形状”美术教学实践展
作者:颂今,一土美术课程合作方童联社创始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品牌设计专业硕士,七年大学执教+八年广告公司设计总监+六年知名互联网品牌高管。现在的身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和想要参与很多生命成长的教育践行者。
一诺说在前面:
颂今老师是从2016年,就开始担任一土艺术课的合作老师。在一土,艺术课不仅仅是一门课外课,也是一门必修课。颂今老师平时是和语文、数学老师在一起研课的。因为一土的各种课程,包括艺术课,游学项目等,其实都是跟整体教学相关的。这些从表面看,大家可能会觉得很热闹。但如何在热闹的表象下,给孩子一个完整的、融合的、整体的体验,对学校或教育机构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我经常会听到有人问,怎样保证自己的孩子能适应未来。我一直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未来不是有一个东西就在那儿了,到了2050年就掉下来,然后你就走进了这个东西。未来是什么样,其实取决于我们今天做了什么。
所以,我们每个人当下的选择就是在创造未来,从这个角度讲,有更多人能理解这点,愿意参与这样的选择和实践,我想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未来。
——
去年的7月6日,一土联合悦·少儿美术馆及童联社,共同举办了“未来的形状”首届美术实践展。
与一般过度倚重结果的美术展不同,这次,我们更希望通过还原和展示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包括从构思、草图、创作到成品的全过程,让大家对美术和艺术的关注点,从只关注结果,引导到关注过程本身。这也是一土美术课的核心,我们希望让孩子在过程中去打开他们的感官,启动他们的思考,发现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联,并在已知中发现未知的东西,从而帮助他们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今天的文章,是一土美术课合作伙伴童联社创始人颂今在该美术展上的演讲整理。
01.
一土学校这个学期的美术课,是基于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关于陆上生物和水下生物开展的,以栖息地为课题的大的项目课。我们的教学研发团队,最终决定把这次展览以记录和影像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就是想打破长久以来一提到艺术展,就是作品的思维定式。大家都很倚重作品,看重作品,觉得作品好,就是教学好,水平高。但是作品背后有很多看不见的部分,我们想把作品背后看不见的那部分呈现出来。
今天的分享主题是关于看得见和看不见,这是源于4月份一诺写的一篇文章《教育中重要的东西,都是看不见的》。这篇文章带给我非常大的启发,所以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艺术教学过程中,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东西。
一直以来,我们的艺术教育,我们整个教育,都偏重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这个过程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最终还是以职业化为培养目标。这还停留在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对于劳动力有巨大的需求。但现代社会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我们的教育仍以这种手段进行着。可我们的孩子是要面向未来的,未来是看不见的。
工业革命时期需要的是劳动力,未来即使没有这么多劳动力,仍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所以我们的孩子未来何去何从,应该是我们现在就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能给孩子的未来带来什么?
孩子需要创新能力,更新迭代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挫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仅仅通过一次次考试就能获取的。我们无法通过考试去获取这些能力,去面对未知的未来。我们要考虑的不是帮助孩子打造未来找工作的优势,而是让他们去掉社会精英的标签,拥有作为一个普通人,发自内心的自信和充盈。因此我们需要回到教育,回到孩子的身上,帮他们与自己相处、与周围对话。
我们的孩子首先要能自主学习。自主性的学习,就是孩子知道自己是谁?他想做什么?他所处的环境是什么?他在这个环境里的任务是什么?责任是什么?同样地,在教学过程中,他应该非常清楚地知道,在什么时间,以怎样的方式,向老师提出他们的需求。需求提出来的时候,学习才得以发生。这就好比过去在讲台上,我们老师一次次地讲和教,但学习未必就会发生。只有当学习者的自我驱动力和主观能动性被激发了以后,向我们或向周围去提出他的需求和学习反馈时,学习才真正发生。
02.
艺术教育是用艺术特有的手段成全孩子的。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可以像艺术这样,它非常珍视我们每个人的性情,允许我们袒露内心,并且鼓励我们以个人方式表达自我。在艺术的感官世界里,我们可以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以及强劲的思考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成为感性和理性兼备的人。
那我们的角色是什么呢?我们不是艺术家,我们是艺术教育工作者。大家都知道很多艺术家可能教不了孩子,因为他们不能很好地看见孩子。我们的任务也并不是培养孩子成为未来的艺术家,而是要成全孩子。面对未来的多种可能性,我们不仅要教授孩子关于艺术的知识和技能。我们还应重视冰山模型里水面以下的那部分,那部分就是孩子的通用能力和核心素养。
▲探索教育的水下冰山
用可量化可评估的手段来使教学过程更顺畅、更简化、可参照,也许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而我们的选择恰恰是使教学复杂化,让问题复杂化。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可参与,更具有激发性,更能促进孩子的学习。这就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孩子看不见的能力。
在这次项目制的课程里,我们让孩子自主找到他们的兴趣点,然后依据他们的兴趣点进行深度发掘,并结合对应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路径。这里面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项目制课程所特有的发展孩子社会性的依照于关系的学习方式;另一部分就是美术的语言,美术创作的语言和视觉语言。
我们让孩子用了整整一个学期去创作,去参加栖息地的项目。在18周的课程里,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能深入,能精进,还可以不断地试错和调整。老师的教学目标一直跟随着孩子产生的新东西进行迭代。老师的教学目标和孩子的目标是并行的,也是统一的,最终都能实现。老师的角色也从课程的设计者转变成一个内容的共建者。
03.
孩子在这个课题里表现得非常投入和真实。比如在协作方面,有很多孩子离开了他们之前的小组,有的成了独立团,有的加入了其它小组。有的孩子因为在之前独立团的实施过程中,兴趣点和心态发生了变化而加入了其他团队。背后原因有很多种,老师进行了一个记录。如果一个孩子想加入其他小组,必须向这个小组所有的成员进行阐述: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能带来什么?要征得新小组所有组员的一致同意,才可以加入。
在创作方面,有很多小组实施计划过程中,会进行好几次调整。有的孩子出现了畏难情绪,想找一些讨巧的方法完成任务;有一些孩子想不断地尝试一些新做法。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孩子,让孩子认识坚强的毅力和灵活的变通力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责任是为孩子的学习提供积极的、有价值的条件和时机。我们需要成就孩子发展他们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好的孩子可以很好地评估自己,评估他人,还可以去评估事态的走向。自我效能感对于孩子面对未来未知的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缺乏自我效能感,孩子可能无法判断自己的能力和目标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可能会盲目自大;还有的孩子也许会经常说,“我不会、我不能、我不知道怎么做”,心理学里称之为习得性无助。
项目制课程可以看到孩子不同的表现和状态,可以让老师捕捉到孩子最真实的一面,通过这些表象的东西发掘他们内心最真实的一面,然后给他们支持。
所以我想分享老师教学的一些日常,他们是如何看见孩子的。
这一天,一个小组在做他们沙漠主题的背景画部分,需要进行一个环境设计。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上面有一钩弯月。这堂课里,王冲老师写了一篇教师的观察记录:
这是我们姚浩老师写的一篇教师观察记录:
我们的老师每一节课都会做这样的观察记录,而我们的孩子每节课都要写下他们这堂课的任务和下堂课的计划。这只是项目课中的冰山一角。我们有大量内容,大量教学材料在这个展览中呈现,包括孩子一开始的分组选择,他们的草图,他们的思维导图和施工图。孩子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以及不断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全村说:
如果你还不知道「全村」是什么?
▼滑动了解详情
全村社区是视野在全球,互助养娃就在家门口的育儿圈。社区里汇聚了一群有共同教育理念,愿意共同成长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相互陪伴和支持,与娃一起成长。
村里除了有一诺亲自分享的的《如何当妈才能不焦虑》,还有系统式家庭治疗师李松蔚的《如何培养自我负责的孩子》分享系统式家庭养育方法;此外,一土学校的小月校长,携数十位教师和家长,汇聚一线教学经验和真实反馈,精心打磨了《一土给村里爸妈的私享课》,在社会情感学习,品格建构,学科素养和情绪管理等方面为家长提供实用内容,陪伴爸妈们成长。
美育导师戴亚楠,通过《咱村美育课》分享在美育中构建亲子关系的实用方法;小土豆系列亲子动画课,让大人孩子一起学习情绪管理和时间管理,并设计自己家的游戏清单来培养孩子的日常好习惯……
还有很多有趣有料的大咖教育讲座:
积极心理学家谢刚的《积极的家庭,丰盈的生命》
知名中英设计师陆怡颖的《跨国艺术家与你聊聊创意的那些事儿》
中央美院教授的《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去培养面向未来的下一代》
500 强外企经理爸爸分享的《当了6年爸,我的真实体验分享》
美国高管妈妈 Julie 的《如何和小情人“练”爱?》
一土家长现身说法《我为什么放弃京郊学区房》
牛爸的美食博物课《螺丝壳里的美食博物课》
骑象小学堂创始人《一趟亲子研学,胜过一千堂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