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
题图:来自银杏班
本文选自上学期一土五年级银杏班孩子们的走胡同记录。
写在前面:
“走胡同”是一土五年级学期外出活动的一个板块。最后一次的胡同行主题是“城市改造计划”。孩子们要站在城市设计者的角度,思考北京老胡同的改造需要关注哪些因素。
01
在安静的胡同里,风吹着,一座座大门紧闭着,树荫里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丝毫不减这里的寂静。偶尔有几个人来往,走出家门,又慢慢走回去。(人生活的从容)时不时传来远处路上的汽笛声。
胡同的建筑很古老了。经历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凹凹凸凸的墙面上长满了青苔。石墩上的花纹已经不明显了,木门也变得破烂不堪。胡同里的老房子很多都被翻新了,但也有些老房子依旧没有改变。
02
一说到胡同,大家想到的一定就是晨练的老大爷,叫卖的小哥和两边破旧的小屋。但你想到的那些已经不是真正的胡同了。当你走进一个狭小而不起眼的胡同时,你会发现墙上精美而且质朴的石壁画,灰色的瓦片整齐划一地待在胡同两边的房顶上。
胡同里的春夏秋冬都是最美好的。春天里鸟语花香,夏天里绿树成荫,秋天里秋叶凄美,冬天里白雪皑皑。
胡同里的房子看上去很普通,但实际上很有讲究。
一般的胡同分为两种:一种是活胡同,一种是死胡同。死胡同就是有头没尾,有一头被墙堵住了就是死胡同,但它可是孩子们的天堂,因为这里很少有车和陌生人。至于活胡同嘛,就是大家看到的那种中间有狭窄的小道,有时候电动车和游客们经常去的地方,会很杂乱。所以我还是更喜欢死胡同。
如果我是城市设计师,我会在胡同基础上改造,但不会将胡同拆除。因为那些墙壁、瓦片和石头都是历史的遗迹,它们都是有故事的。就比如有些门口的上马石,或者文武官大门柱头,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对于已经发展成商业街的胡同,我觉得他们应该有个属于自己胡同的特色,否则就像杨梅竹斜街,里面既有包子铺、小吃馆、咖啡厅、书店,又有小卖铺或者超市,已经失去了它自己原本的特色,所以每家店的生意并不好,游客来到这儿,已经找不到当年杨梅竹斜街的身影。
03
穿过熟悉的天安门,驶过600年历史的故宫,我们就开到了这次的目的地-大江胡同。大江胡同有非常多的四合院,每个四合院里都住着不同的人,老师让我们去观察并且做采访。
我鼓起勇气去敲了第一家的门,但是被拒绝了,不过我并没有放弃,我去到了第二家敲了一敲门,出来的是一个老爷爷,他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去。老爷爷年纪很大了,头发已经花白。老爷爷说因为这个房子要重装,现在正在铺水泥,我们只能踩着一条独木板,小心翼翼地走进了四合院。
这是我第一次去到有人居住的四合院里,想象中里面会是非常漂亮、高端、大气,可是在我眼前的是座破败不堪的院子,一边是快要倒塌的房子、凹凸不平的墙上爬满了爬山虎,另一边是新建的房子,与旁边的老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只有院门和围墙还保存完整。院子里有一个遮阳伞,还放着沙发供人休息和聊天。
住在这里的是一个姓杨的爷爷,还有他的夫人。杨爷爷说他就出生在这里,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四合院,他们已经在这里居住了70年。“70年!”我在心里感叹道,“好长的时间啊!”
杨爷爷告诉我们说,这个院子快要拆迁了,住不了几年了。我问爷爷“房子要拆迁了,您会舍不得吗?”爷爷说当然会啊,这是我从小到大生活的房子,里面是我一辈子的回忆。我想如果换做是我的话,我肯定也会非常难过。爷爷奶奶还给我们看他们孙子们的照片,不知道他们长大了还会记得爷爷奶奶生活过的老胡同吗?
我猜想以后这个院子可能会变成我们现在所居住的楼房,如果我是城市规划师的话,我会把这些胡同都保存,再把有缺陷的部分都修复好,再请这些居民们回到自己的家中来住,没有这些居民,胡同也就没有了灵魂。
04
我慢慢地走进了大江胡同,胡同的东侧是一座座民国味儿的的建筑,建筑旁边的围墙用青砖砌成,中间有着镂空图案,有的是半圆形,有的是三角形,清晨的阳光从空隙中穿过,在地上画出了一个个美丽的图案。
再往前走深一点,慢慢就有了卖东西的人,卖冰棍的,买汽水的,甚至还有卖烤串的。商家们大喊大叫着自己的优惠折扣,一个比一个吵,就如过年了,放了最大号的鞭炮一样。另一边,大柳树下,几个大爷正在乘凉,随着清风的起又落,落叶也随风飘动,挂到了太阳底下,就额外明亮;挂到柳树下,就如变色龙似的,变成了黑色。
行人们匆匆忙忙地赶过去,又赶回来,顺道看到啥就买点啥。商家看了看自己的挣的钱,微微一笑,骑着电动车、自行车,一排排地归家了。
中午的胡同,奇热无比。
太阳悄悄升起,在一望无际的蓝天中火热地照耀着。孩子们见不让踢球的人都走了,喜出望外,于是拿起了花边的足球,叫上小伙伴们一起踢球。天实在热的不行,就如火炉中的煤炭一般燃烧着,孩子们买了根冰棍,一边流着汗踢着球,一边又舔着冰棍享受口中清凉。冰火两重天,谁吃谁成仙。这就是王牌冰棍绿舌头,你,值得拥有!
夜幕降临,笼罩着大街小巷。皎洁的明月与浅黑的夜色形成了对比。胡同里已经空无一人,只有几只在月光下夜行的流浪猫,它们一会窜到琉璃瓦上,一会又跳了下来。胡同里十分安静,就连人的呼吸声心跳声也能听到。
远处是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另一边则是热闹的夜市小摊,冰糖葫芦、糖人儿、烤串……各种好吃的应有尽有。
明月升得更高了,我仿佛能看见月中的嫦娥,又好像梦回到大唐长安。
胡同里的黑夜,异常清静。
如果我是城市设计师,我绝不会将胡同抛弃,一是为了保存文化,二也是为了老百姓的需要。胡同不像繁华的大商场那么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在这样一个忙忙碌碌的时代,胡同让人们的脚步慢了下来,也让人们的心静了下来。在胡同里,人们的生活更加自由舒适。在遥远的未来,胡同会消失吗?谁也不知道,希望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05
每次来到北京的胡同,你都能看到新的事物。
这一次走胡同,我看到很多古老的房子正在被拆除。有座老房子的院门还还没被拆,依稀能看到过去建筑的样子。红色的大门,木门上的一层油漆都脱落,门上的铁狮子门环也都生锈了。墙上的窗户很破,碎了的玻璃上隐约可以看见以前的色彩。
有些房门边有一个牌子,牌子上记载着建筑的历史。有一栋建筑明显做过修缮,但依然保留着历史的气息。
走过这些建筑后,我们就到了胡同的深处。我们遇到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的头发依旧乌黑发亮,脸上也看不出明显的皱纹。他正在用水清洗一些木头家具,一问才知道,这些家具居然是明朝的!这位老爷爷原来是一位收藏家!他家里收藏着很古老的车牌号、陶瓷和其他的古董。爷爷在讲述他的故事的时候眼里都在发光。
我们被邀请去爷爷的院子里参观。他的院子里有一个宽大的花园,花园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花园里还有一个古色古香的亭子,人进去后心马上就静了下来。
每一扇胡同的门背后都隐藏着很多历史和故事,北京的胡同真是充满着秘密和惊喜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