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严重低估的它,有多重要?

2021 年 10 月 18 日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875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为中国的未来培养幸福的一代人

题图:四年级红景天班小土豆正在听祝老师讲故事。
作者:祝玉娟,一土四年级语文老师兼主班。

写在前面:

四年级语文课里有一个单元是关于神话故事的,学习这一单元时,语文老师祝老师写了一篇关于神话故事的文章,分享给了一土的家长们,里面包含了对神话故事的理解,打开了我们对神话故事的认知——原来神话故事这么重要!
也特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我们的读者,让我们一起从中感受神话故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有什么力量吧!

周一,崭新的一周,崭新的一天,孩子们坐在地毯上,听坐在小马扎上的祝老师讲故事。

 

 孩子们围坐一起,听祝老师讲故事

中国神话耶!

神话故事是四年级语文课本里面的一个单元。三篇课文,其中一篇是《盘古开天地》白话版,一篇是《精卫填海》古文版,一篇是希腊神话。

您喜欢神话故事吗?我想大部分,不论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是喜欢的。

 

 四年级红景天班小土豆们的课堂笔记(上下滚动查看)

我不认为神话是儿童的专利,只有孩子才喜欢听神话。每个人的生命都离不开神话。为什么呢?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一个用原始意向说话的人,他永远不是一个人在说话,他是用千千万万个声音通过千千万万年的时光在说话,所以他具备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这便是神话所能带给我们的,其他任何文体、任何方式都不会有。

“因为神话不是一个人的神话,不是一群人的神话,它是无数生民在上万年的时间里积累起来的。所以它带给我们的力量不是一个人在说话,是千千万万个人在说话。”

 

 四年级红景天班小土豆的课堂笔记

人们通常觉得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想象,容易跟孩子说“那是古人想象出来的”。想象是神话故事的特点之一,但是如果把神话故事简单看作由想象编造的故事,就严重忽略了它更深层次的意象比喻、文化密码和精神内涵。

 

当我们看到傍晚时间,暴雨结束后,日头将落未落,那镶着白、金、紫、蓝等说也说不上来颜色的边、意犹未尽的彩霞,你是不是也愿意相信,那里面住着一群叫“织女”的姑娘?

当我们看到雷雨将至,雷电就在我们头顶正上方激战,你是不是也愿意相信,这雷公电母脾气够厉害的?当我们走进大山,看到或浓或薄的闲云,脑海中是不是很容易想到“仙气缭绕”?忍不住想“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几万年前的古人,在没有任何科技研究手段,对天、地、自然一无所知,且不断遭受野兽和自然灾害的侵袭,生存状态危机四伏的情况下,“龙王”的存在或许不是想象,而是他们的一种认知。也就是说,他们就是觉得大海涨潮淹死人是龙王在作威;洪水退去百姓得救,就是哪个好心的仙人施展法术,救了众生。

 

 四年级红景天班小土豆的课堂笔记

当然,神话故事里想象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上古时代,人类生存环境恶劣,在大自然尤其是自然灾害、凶恶猛兽面前,人是那么渺小;但“三才者,天地人”,我们的祖先同时也认为人都是脚踩大地、向天而生的,是顶天立地,是天生就有那不服输的傲骨的。是神话让人类把想象的头颅“高昂到九霄“之上,让一切夸张、豪情成为可能。

有人担心:“孩子听多了神话会不会变得神神叨叨,整天神飞天外?”

试想,如果没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没有凡尔纳的《地球到月球》,没有先人的“神飞天外”,后人怎么会执意“我要登月”,而最终让登月变成了现实?

“神话中有了飞毛腿,现实中才会有飞机;神话中有了顺风耳,现实中才会有电话、手机。想象中都未存在过的,现实中就更不可能实现。”

 神话与文学

有了神话,才有了屈原“千古万古至奇之作”的《天问》,几千年来叩问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有了神话,才有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灵动;有了神话,七月初七那天,我们才会躲在葡萄架下偷听谁的说话,姑娘们才会拿着针线,一遍一遍地对着月亮“乞巧”……

 四年级红景天班小土豆的课堂笔记

叶嘉莹先生说:“我们中国的诗歌中是有语码的存在。”

“语码”就像是解锁某个机密的密码。当你不懂神话,不了解中国文化,诗歌对你来说就是一组生涩的文字组合,你无法读懂诗歌里的诗情画意、惆怅凄凉、气象万千。

 神话与文化

为什么玄黄老祖是由“气”而生,最后气化而去呢?为什么女娲是“抟土造人”,而不是扯些树叶变成人呢?女娲造人用的土,跟《圣经》中上帝造人用的土是一种“土”吗?为什么后羿征服的是太阳,而不是其他什么星辰呢?为什么“江沽造水”、“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中国神话里几次三番提到洪水?中国神话中的洪水与《圣经》中灭世的洪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气、土、太阳、洪水等看似偶然出现在神话故事中的元素,都有极为深刻的文化意象。女娲造人,不用树叶而用土,是不是跟炎黄子孙的外形、肤色有关系呢?跟中华民族的农耕有没有关系呢?跟黄河有没有关系呢?而《圣经》中上帝造人用了土,也在后面揭示了“你原是土,犯罪更为卑贱”的寓意。

没有了神话,我们的文化可能会有大片坍塌。

 

 四年级红景天班小土豆的课堂笔记

 神话的精神

“夸父为什么那么傻,还想去追上太阳?”“精卫?那不是可笑吗?竟然想填平大海?”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断头……神话故事除了奇幻,很多也反映了人类在寻求生存的历程中,对自然灾害、阶级压迫的斗争和反抗,传达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如果我们跟着神话一起经历过那时人们的深重苦难,了解他们的斗争和反抗,我们就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神话不是古人无聊时看着星星编的故事,不是一群无脑人类的愚蠢打斗,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冒险和奋斗,是每个中国人身上都具有的民族密码。一代一代,口口相传,成为华夏民族的文化,滋养每个炎黄子孙。
有老师感慨说:“精卫这样的传统神话象征意义十分深刻,不容易解读。应该用体悟、共情去教学,需要抵达文本的情感,但上古先民的思想情感很难被感知。这种故事的雄浑之气象,真不是小确幸、佛系之零零后能轻易感受的。”
的确是这样。但神话就这样远离这个世纪的孩子们了吗?并没有,关键在于怎么教。关于怎么教,之后再在晨犀(一土的家校沟通平台)上跟大家分享。
参考资料:
 
1.《被严重低估的神话有多重要?也许俺就是这么被耽误了……》 张宁 来自公众号:天使在线幸福家庭。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