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土教育的第628篇文章
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
写在前面:
我是小悟空,一个 4 岁女娃的爸爸,理工男,程序员,创业者。
我是一名 85 后爸爸。我的爸爸是一位对我非常严厉的人,但还好,我的童年,因为他太忙了,所以让我能有很多“空子”可钻。虽然他的严厉给我的童年留下了一些“阴影”,但我发现长大后,他的很多优秀品质(如大度、乐观、坚毅)都深深影响着我。
当我自己成为了一名父亲,我发现我们这一代的养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一些方面,我们更尊重孩子;在另一些方面,孩子也承受着比以前更大的压力。也许养育这件事,从来就没有对与错。但每个爸爸,都可以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跟他的孩子相处。
这篇文章,我聊的是自己当爸爸的成长故事。成为父亲之后,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挣扎期的爸爸
这个磨合的过程并不容易。最受打击的是,当我这个新手爸爸鼓起勇气,准备在育儿上帮帮忙时,立马就被孩子妈贴上了“笨手笨脚”、“(带娃)什么都不会”的标签。
我很快就被激怒了,“孩子能有这么娇气么?”,“我哪里是不会,只是你的带娃标准有点过头了吧?”,“我也是查过资料的,还结合了自身经验呢”,还有,“娃想吃吃,想睡睡,想玩玩,自然规律,能有啥事儿?”
我的回应,立即招来了妈妈 100 条理由把我反驳的体无完肤。我很不服气,但现实是,我的半吊子“育儿研究”,也总有给自己打脸的时候。
记得孩子 2 岁左右,某一次大人无意间碰倒了她的一个玩具,孩子一直在哭闹,而且越哭越凶。我天真的以为,只要不批评孩子,把我的感受对孩子说出来,孩子就能理解。
孩子妈示意我不要说,先让娃冷静下来,我却执意去讲道理,“果果,你今天的行为,爸爸真的很不开心。爸爸觉得你应该……”。还没等我说完,孩子“哇”的一声把刚吃过的饭全部吐了出来。我当时惊呆了。
接下来,新的一轮标签又贴到了我身上:“纸上谈兵”、“总是躲在厕所里不出来”、“只会忙着工作”、“关键时刻就失踪”、“丧偶式带娃”……
我承认,部分是事实,带娃没我想的那么容易。但我也有点郁闷,说了被骂,不说也被骂;做了被怼,不做也被怼,那与其再伤自尊,不如就此躲开,让孩子妈自己去折腾吧。
这种状态差不多持续到孩子 2 岁半。幸好那段时间有一半是孩子跟着妈妈在老家,或者孩子单独跟着姥姥姥爷,让我们“紧张”的夫妻关系有了一些缓和。
“优秀”的爸爸
终于有一天,不知道是妈妈突然开窍了,还是一个人带娃实在是太辛苦了。孩子妈对我说,你不是从小到大最爱玩么,那以后你就负责带着孩子玩吧。我说,没问题,玩,我实在太擅长了!
没想到这件事,成为了我当爸爸的一个转折点。我终于感觉到了我的用武之地,并开始认真地规划如何带娃玩。
首先要克服的,是时间。我每天的工作都很忙,而且有各种突发情况,甚至上下班不分,那么如何能保证能带娃的时间?
我想了个主意,跟孩子妈约定了一个每天带娃的固定时间,每次 50 分钟。然后我直接把这 50 分钟安排进了我的工作日历,这样,时间算是从我的世界里腾出来了。
另一个要克服的,是如何保证能专心地跟孩子玩,因为如果玩的时候还拿着手机,带娃质量一定会下降,而孩子妈也不会认可我。于是我把带娃的时间,安排成了手机的二次充电时间,这时候我会把手机调成“夜间模式”,放到角落去充电。
腾出了时间,排除了干扰,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如何迅速调整自己进入一个“玩”的状态。
这个我自创了一个秘诀,只要花上 15 秒钟时间,闭上眼睛,回忆一下童年跟小伙伴时是怎么玩的,怎么说话的,怎么行动的,甚至怎么表达情绪的,再睁开眼,我就“变成了”孩子的同龄玩伴。
完成这样的角色转换,我整个人马上能轻松起来,有事儿会跟娃商量,说话变得幼稚和天真,行为也开始笨拙和有趣(不再是身强力壮的大人了),情绪上也没了“大人”的包袱,想笑就笑,想假装生气就生气。总之,我发现这样调整后,跟孩子的互动都变得自然了起来。
在孩子 3 岁前,我跟孩子的互动,多是运动类的游戏。我发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无论你跟她玩什么,她都充满了好奇,作为爸爸,只要有体力就行了。
当时,我偶尔发现了一部超好看的动画片《布鲁伊》,里面竟然介绍了足足 30 多种亲子游戏。为了方便玩,我把它们做成了一套卡片,随时取用。结果是,孩子黏上了我这个“游戏王”。
后来,我将它们分享到了全村社区里,收获了无数妈妈们的点赞和表扬,让我有了种“优秀爸爸”飘飘然的感觉。
▲ 我制作的游戏卡片,欢迎保存。
感兴趣的朋友在后台回复“游戏卡”,可获得全部卡片。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 驼娃俯卧撑 + 跳舞游戏。
更好的自己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后记
新的一年,全村推出了 4 项全新育儿服务:
12 期家长训练营:每月 1 个主题,从知识到行动,全面提升村民育儿能力;
全村问问:20 位嘉宾长驻社区,一对一回答村民提问;
村广播站:村民的育儿百宝箱,每周 4 期音频,每期解决一个育儿难题;
家长锦囊:每天一个育儿行动,每天行动一点点,在实践中获得幸福。
– END –
推荐阅读
-
偶尔留言,哪怕跟我们say个hi~
-
时不时点一下”在看“和”赞“,或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
给一土教育公众号”标星“
↙通往全村社区 | 与5000+父母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