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U Talk- 郝景芳|​AI时代孩子的思维如何升级?

2022 年 5 月 10 日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988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为中国的未来培养幸福的一代人

题图:https://unsplash.com/ 作者:Sue

写在前面: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一土学校的阅读月。于是在“作家进校园”的活动中,一土小学部特别邀请了著名科幻作家、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与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孩子们分享了她喜欢的书,以及她的写作和创作过程。趁这个机会,ETU Talk 也邀请景芳做了一场主题为“AI时代,如何实现学习能力的跃迁“的视频连线,分享了更多她对教育的理解,她如何看待面向未来的人才所应具有的核心能力和素养。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去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今天的推文,我们选取了此次对谈中的部分精彩内容,希望在这个内卷的时代,给每一位父母与成人一些跳出焦虑的更加清醒的思考。

郝景芳: 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13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毕业。2013年至2018年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2018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自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2016年第74届世界科幻大会,凭短篇小说《北京折叠》获最佳中短篇小说奖。2017年创立儿童通识教育品牌“童行书院”,为孩子打开视野、提升思维、培养创造力,探索可持续的公益教育。

 未来已来 

@Sue:

 

过去这六年,科技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在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世界。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发布的报告中称,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全球大概有3.75亿人口将面临重新就业,其中中国占1亿。从数量上看,中国将面临最大规模的就业变迁,预计将有1200万至1.02亿中国人需重新就业。另一个研究表明,到2030年,80%的工作在2020年还不存在。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不论是作为一位科幻作家、一个想象未来的人,还是一个致力于做通识教育的探索者,你如何看待过去这5-6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

 

@景芳:

 

首先,随着这些年科技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那些曾经在科幻小说中的图景,有许多都已经成为了现实,并真实地改变着我们现在的生活。比如,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大量地应用到人工智能,机场现在已经有人工智能机器人去做值机、安保、问询,这些机器人分布在机场内部,就会替换掉原来的机场工作人员。

题图:来自https://unsplash.com/  

我们也看到,电商今年就已经有60%在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做客服了,明年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我们还会看到很多领域,比如无人仓储、货物的运输、甚至无人工厂等等,很多很多领域的机器人,已经在替代人类做很多事情了。无人驾驶车已经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未来可能还有人工智能的投资顾问专家、人工智能的医生在医院坐诊。所以,未来已来,当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做这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作为人类,应该如何学习,教育应该如何去做,从而培养“AI无我有”的能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话题。

 在未来,什么是“AI无我有的”核心素养 

@Sue:

在人工智能时代,你认为我们的孩子最该学的是什么?换言之,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培养的是哪些核心能力和素养?

 

@景芳: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未来那些程序化的,只需要有一定之规,可以依赖人工智能就能完成的,处理大量信息的工作,基本就不会存在了。在我看来,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培养的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能主动去完成“是什么、为什么、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思考的闭环,同时保持自己头脑的清醒和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保持自己的慧眼和观察的人。因为只有那些拥有广博的知识背景,并能通过自己的一套思维体系和框架,思考到底什么才是人类社会的真相、规律和价值的人,才能够在AI时代不被打败和淘汰。而上面所说的各种能力,也是我们需要培养的,面向未来的人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养。

题图:来自https://unsplash.com/

放在对孩子的教育场景中,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在生活中尽量去引导孩子去观察世界,帮助他们作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其中,教育的更大意义,应该是如何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去提出问题,聆听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并通过行动去实现。这就需要孩子拥有一个广泛的知识视野,他才有可能在长大的过程里,从中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选择空间也会更大。而且宽广的知识基础会让他有这样的一个综合判断能力,并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胜出。

@Sue:

不论是《北京折叠》,还是最近的《宇宙跃迁者》,都是对未来世界的宏大叙事,其中也包括了很多深刻的人文和社会学的思考,以及扎实的理科及物理学的知识与素养。体现在你身上,其实就是文理兼备,通识教育的集大成者。那么,回望你的成长经历,你觉得是哪些核心优势,造就了今天的你?

 

@景芳:

首先,我非常看重把课本的知识都学透学扎实,而不是似懂非懂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个是保证未来能文理兼修的基础。

题图:来自https://unsplash.com/  

其次,我是一个喜欢主动思考的人,从小我就比较喜欢问为什么,并愿意围绕这个为什么,去做更多主动性的探究和调查。正因为科幻小说总会涉及世界观的思维架构,所以也一直在促进我不停的学习许多知识。在我的科幻故事创作过程中,除了物理与经济学是我的学历专业之外,还有两个学科对我的帮助特别大。一个是历史,尤其是我从去年开始写的《宇宙跃迁者》,这本书里面会涉及到关于中国传统历史和哲学思想的一些内容,我会从古今中外的一种文明发展历史里面,得到一些规律和自己的思考,这些都会对我的写作有帮助。

 

还有一个学科就是心理学,如果想要去构建人物,并且让这个人物真实可信,还让这个人物打动别人,一定是需要作者非常洞悉这一个人物的心理特征,才能推导出这个人真实可信的行动模式。

 

题图:来自https://unsplash.com/

另外,就是哲学,所有的小说写作都需要有冲突,而每一个外表冲突的背后,其实都是某种价值的冲突。那么更好地去理解到这些价值冲突,就可以让自己的小说更能够向深处挖掘。所以这些学科基本上对于写作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他还有很多很多学科,我现在每年也都在学,包括新的基因科技、生物科技,还有一些考古学的相关知识,还有关于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所以如果真正想做世界观架构的话,至少需要10个学科以上的知识,而我自己也一直用一个开阔的心态在不断学习。

 

题图:来自https://unsplash.com/

所以,所谓培养文理兼修、博古通今的孩子,最关键的是需要家长放下一些功利心,不要把教育看成阶层跃迁的工具,从而让孩子不局限于某一个专业和学科的内容,才能培养孩子的大局观。

创造性思维如何“育”成 
“成? 

@Sue:

有家长问如何在这个内卷和焦虑的当下,还能去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景芳:

这是要靠家长能见缝插针地在很多场合和情况下,观察和识别出孩子的兴趣与热爱所在,以及对孩子在处理和面对不同的事情时,所闪现出的那些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特质,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不论是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还是在我所见过的许多成功人士的故事中,一个支持型的和鼓励型的教育,一定会最大程度上赋能孩子创造力的养成。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兴趣、让孩子拥有创造的自由,以及给予充分的鼓励。

题图:来自https://unsplash.com/

其实所有的小孩子与生俱来的都会有好奇心、探索精神、学习的热情,但是这些东西都非常脆弱。为什么在成年人身上我们经常观察不到这些特点呢?因为这些特点非常容易会被磨灭,或者得不到回应就被扼杀。

 

其实孩子的兴趣并不长久,他们需要巧妙的引导,需要给他们更多创造的空间,并且对他们创造的结果有适时的鼓励。同时,还要给孩子足够有挑战、有难度,但是又不超过他们能力范围的任务。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好奇心,和他们创作的热情才能不断地得到鼓励,孩子的能力也才会有一步步提升,他们才会把与生俱来的一些特质变为长大之后的创造性思维。

@Sue:

你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创新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去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景芳:

首先,我觉得好的通识教育是培养和激发孩子创造性思维的非常好的切入点。这有助于帮助孩子搭建起一个综合的知识体系,因为我相信,未来世界需要更多的是通才,因为如果你只会一个细碎的技能,在未来是很危险的,是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

 

题图:来自https://unsplash.com/
 

比如,真正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科学、人文、艺术并不像我们在学校里面的学科分割的这么厉害,但当我们把它们融会贯通起来的时候,用一些普遍的思维方式去学习的时候,我们会知道整个世界的知识体系其实是融会贯通的。

在未来,也许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扩大自己的眼界,从而去提升自己的知识面和大局观。所以,一个人想要建立通识知识体系,最重要的是有这种跨界思维,就是需要找到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之道。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又要有背后的一种思维框架和抽象的知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用设计思维的方式,从一个idea去触发一个思维闭环,并最终探索各种有意思的可能性。这也是童行书院这些年一直在做的探索。

我相信,未来世界需要我们每个人的通识教育,当我们越具有这种基础思维,我们就越能够走向一个无限宽广的未来。

题图:来自https://unsplash.com/
 

@Sue:

那么说到创作,作为科幻作家,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以及是否有对你影响很深的书?在你的科幻文学创作中,从富有想象力的构思到落实到真正文学性的表达,你遇到过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

 

@景芳:

我最喜欢的作家,包括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和犹太裔美国作家塞林格。

其中,阿尔贝·加缪通过自我作为一种存在,对世界荒诞性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很喜欢他的《局外人》《鼠疫》《西西弗斯神话》等。

题图:来自https://unsplash.com/

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是《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另一本著作《风沙星辰》,里面充满了一种人文主义家的情怀,探讨究竟怎样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挑战当然也很多,到处都是坑。作为一个科幻作家,可能大家对科幻小说的认知或期待,总会想看到一些非常高科技的武器,特别独特的攻击手段,但我对这些内容是比较没感觉的,所以也很难在我的作品中去聚焦到这一块。我的灵感来源,基本都是比较倾向于内心情感方面的,会更细腻。所以如果说最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在我的科幻作品中,把那些炫酷的,充满科技感的AI世界和宏大的图景,融入到我故事中最希望表达的,对人性、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关照,并与错综复杂、充满了冲突与高潮的剧情交织在一起。这往往不容易,但也是我在科幻小说中最希望呈现给读者的阅读体验。

题图:来自https://unsplash.com/
 

@Sue:

作为一名作家,你认为孩子在读书上是否应该有一些选择?或者说,应该读什么书?

@景芳:

 

在读书上,不同阶段的孩子对不同类型的书会不一样,我不认为需要给孩子的阅读和主题有强烈的设限,特别是对于小龄的孩子,培养阅读兴趣还是第一位的。

有的家长会担心孩子看漫画书,其实在我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圣斗士星矢》、再大一点,喜欢看《海贼王》,《足球小将》等等,我想这是大部分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风格,非常热血、充满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主人公心怀正义,并总能通过自己的奋斗、努力和不放弃的精神,来战胜邪恶和恐惧。

题图:来自https://unsplash.com/
 

我觉得这些“励志”的故事,其实是很好的。在孩子的童年,通过阅读,让他们对这个世界拥有一些正能量的期待,比如善良正义总能战胜歪门邪道、或只要努力奋斗就可以获得回报等价值观,是可以温暖和支持他们用更充盈的状态,去迎接未来的人生和面对这个世界的。

当然,这个世界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有不同的阶层,有很大的贫富悬殊,也有很多所谓“大人世界的法则”或“黑暗丛林法则”,但我个人是不建议把这些“认知”过早地给到孩子,在孩子小的时候,我还是更希望孩子们保留这份对世界美好的一些底色与憧憬。

@Sue:

最后,你如何看待越来越不确定的未来和当下愈发内卷的世界之间的矛盾?你如何看待未来?以及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与状态,去迎接和拥抱未来?

 

@景芳:

 

未来已来,接受不确定性,可能就是最好地面对未来的心态。这个世界注定是充满了各种变化和未知,不惧变化,同时能够将变化转变为机遇的人,一定是可以赢在未来的人。

总而言之,宽广的知识基础,一个综合的知识体系加上不断求新求变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最需要的教育,这个是我们能给我们自己,也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  END  –